首页资讯头条焦点今日城事

老城区保护之道:不拘一格守护古民居

时间:2016-08-17 09:13:34      字号:T|T 来源:泉州晚报 点击:
核心提示: 传统民居建筑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和文脉的延续。闽南建筑文化博大精深,独特的红砖燕尾脊是中国建筑文化中独树一帜的存在。泉州古城不少古民居里,完整保存着体现珍禽异兽、花鸟虫鱼、山水楼台、人物故事的石雕、木...

传统民居建筑是城市历史的见证和文脉的延续。闽南建筑文化博大精深,独特的红砖燕尾脊是中国建筑文化中独树一帜的存在。泉州古城不少古民居里,完整保存着体现珍禽异兽、花鸟虫鱼、山水楼台、人物故事的石雕、木刻、砖拼、灰塑、彩绘等装饰,精湛的工艺凝结着闽南先辈们的智慧,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。

近年来,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文化的日益受重视,泉州从官方到民间对于老城区民居的保护和开发均进行了创新探索,为传统民居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新路径。

政府出资 业主出让使用权

代表性建筑:西街宋宅116号

历经近一年的修缮,泉州西街116号宋宅后座洋楼的脚手架终于一一卸下了。复原后的红砖墙双层洋楼,就像穿越了时间,古风古貌地展现在众人眼前。

作为西街整治保护工作中首个开工修缮的示范点,西街116号宋宅的修缮一直是众人眼中的焦点。这座建筑1912年被菲律宾华侨宋文圃购买翻建,1915年完工,占地3000多平方米。民居前半部为两落三开间双重护的官式大厝,后半部是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的花园,园中另建双层西式红砖洋楼。该民居中轴对称,布局精妙,规模恢宏。从空中俯瞰整体呈现长方形,前后风格迥异却又相得益彰。

经过百年风雨侵蚀,宋宅建筑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,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洋楼建筑主体外的东、西、南三面走廊倒塌。为了保护好这座难得一见的古民居,去年,政府与宋宅业主达成一致,由政府出资修缮,宋宅业主出让6年的使用权。修缮工程以“修旧如旧”的形式全面复原三面坍塌的走廊,并对大厅、大房、后房、边房进行现状保养和防护加固,修补并补配残损、缺失的构件,并纠正过去维修过程中被改错的部分。

走进这座百年老宅,精美的建筑风格和室内装饰让人赞叹不已,人们可以沿着修缮好的楼梯爬上洋楼的二楼,在二楼的阳台上观赏西街的风景。此次房屋主体修缮完工后,紧接着将是院前1100平方米左右园林景观的修复。修缮好的双层洋楼将成为泉州古城规划设计展示馆。“以前看着祖业坍塌心里很难过,但是自己也不敢请外面的人来随意修缮。现在修缮的状况基本跟原貌一样,政府承诺的用途我们也很满意。”宋宅的业主宋阿姨说道。

民间先行 政府协助多指导

代表性建筑:苏廷玉故居

位于通政巷的清代四川总督苏廷玉故居,如今成了印记闽南文化驿站。古大厝,天井小院,这是很多闽南人儿时的记忆。走进故居,一款款富有泉州特色的陶瓷、剪纸、花灯映入眼帘,这就是鲤城区文化馆副馆长周琼琼创办的文化驿站。

周琼琼说,2014年她辗转从业主手中租下了这座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古民居。当时由于年久失修,这里破败不堪,虫蛀得很厉害,她与业主签订了20年的使用权限。从2014年开始,她出资以“修旧如旧”的方式进行修缮,完整保留了风貌依旧的红砖外墙、饰线,可以用的木质门窗没有换掉,连刮花的地砖都保留下来。

“一开始想租下来作为德化陶瓷展厅,后来慢慢加入南音、木偶等泉州艺术。希望利用名人故居打造富有海丝文化、闽南文化的艺术空间,为本地及外来游客打造一个最闽南的文化平台,弘扬海丝文化,传承闽南精神。”周琼琼说,以后将把这里打造成为一个文化展示平台,集中展示闽南文化的精粹,让本地居民或者外地游客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泉州特色文化。

泉州古城民居尤其是红砖古厝,大都比较老旧,需要不定期修缮,包括除湿除霉、防白蚁虫害等,鲤城区政府对于苏廷玉故居的开发给予相应指导,并在台风天、潮湿天气来临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保护。此外,这里还不定期举行书法绘画艺术品展、闽南非遗文化沙龙等文化交流活动。这座名人故居也因此名气越来越大。

后人自发 保护传承见行动

代表性建筑:王顺兴信局旧址 听桐别墅

王顺兴信局是泉州历史上最早的侨批馆,遗址包括奇园和船楼两片主体建筑。奇园是一座典型的欧式建筑,充满了古罗马建筑的风韵,气派十足。离奇园不远,就是形似大船的“船楼”。船首在10多年前被毁,仅剩下后座骑楼式排屋,依稀可以看出船尾的形状。历经风雨,主体建筑在岁月的侵蚀下显现斑驳。过去几年,拥有奇园和船楼两大建筑群的王顺兴信局遗址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,还时常遭到偷窃。奇园和船楼的遗址一点一点被破坏,里面的文物一点点流失,引发了社会的强烈关注。

今年年初,王家后人开始对奇园进行适当加固整修,并进行布置和管理。经过大半年的修整,百年信局渐渐恢复了昔日的光彩。在这里会不定期举行小型公益活动和闽南文化传播交流活动。社区的十几名小朋友在此学习拍胸舞、火鼎公婆、南音等泉州艺术,在一楼还有陶瓷、茶艺、泉州木偶等泉州文化产品展示。管理信局遗址的王家后人告诉记者,这是祖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,后代应该好好珍惜,具体的保护开发方案还未形成,目前先以“修旧如旧”的理念进行加固整修,未来不打算进行营利性的对外开放,将更注重遗址的保护和管理。

帽巷15号是一座两层洋楼,名为听桐别墅。别墅坐北朝南,砖木石混合结构,1933年建造。据了解,主人蔡光远自小就去了越南,1933年通过侨汇让家乡亲戚帮忙改建房屋,但蔡光远本人此生从未踏入半步。尽管如此,蔡老先生的临终遗言却是全力保存老家的祖屋,可见其对别墅的情感和故土的深深眷恋。

听桐别墅曾处于无人管理的局面,蔡家后代散落在海外。后来受蔡家后代之托,香港的陈先生和太太朱女士花费几十万元,精心修缮别墅,并在院子里种上绿植,红砖与绿植相映成趣。朱女士表示,她常年居住于此,将好好修缮和管理这座老宅,守住这座凝结了蔡家先人心血的祖屋。

【记者手记】留住望得见的“乡愁”

古民居是泉州珍贵的城市文化符号,更是闽南文化乃至海丝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。历经百年风雨保存下来的古民居,是不可再生的宝贝,如果不加以保护,每拆迁或者倒塌一座古厝,就意味着饱含一代人、两代人甚至几代人情感和历史记忆的载体将消失,无从延续。保护好古民居就是保存历史,存续城市文脉,留住望得见的“乡愁”。

在古城保护与危房整治实施过程中,由于古城房屋权属复杂、侨产多、确权难,部分危房无法以产权人作为主体申请整修,导致审批困难,危房不能及时处置,影响公共安全和居民人身安全。为此,我市近日出台新政,针对古城无法以产权人名义申请危房整治的老房子,在提交相关材料后,可由鲤城区人民政府指定相关单位作为申请主体。这降低了古民居整治修缮的门槛,但申请获批后,必须严格按照古城保护控规标准来进行。

整治修缮后,如何进行开发利用,还需要各方面的通盘考虑。作为历史文化遗存的古民居,已经超越了私人财产的界限,不论是官方,还是民间人士,或古民居的所有者,都有责任共同保护这些古厝。希望调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,参与到保护和开发中来,让古民居真正“活起来”。


【责任编辑:admin】 Tags:

相关阅读

更多>>
  • 热点楼盘
  • 最新开盘
楼盘

楼盘名称 开盘价 位置 开盘时间
左岸英郡 8800 鲤城区 02-01
百德康城美墅 8200 石狮市 09-15
君悦湾 7000 晋江市 12-01
东海湾十二宴 9500 丰泽区 11-30
海景国际 11000 丰泽区 09-01
桃源山庄 10000000 丰泽区 12-29
中骏蓝湾半岛 9800 晋江市 11-30
洛江中心商城 一房一价 洛江区 11-30
禹洲城市广场 6500 惠安县 07-24
东海湾御文阁 8800 丰泽区 09-29